
羅馬式燉牛尾,原文料理名稱「vaccinara」意思是「屠夫式」。
在義大利,牛尾、牛臉頰肉、牛舌等被歸為內臟類。在羅馬一頭牲肉切成四等分後,剩下的第五塊肉,被稱為〈5/4〉的內髒料理非常豐富。這道特色是,用西洋芹或葡萄乾、松子、肉桂等增添風味。通常是用白酒燉煮,但其實加些紅酒更能讓味道平衡。
在台灣餐廳裡很少見到的一道菜,畢竟牛尾也不好太好取得的食材,但是我非常推薦大家是是看這道料理。那我們開始料理吧!
內容目錄
食材
- 牛尾 – 1公斤
- 西芹 切小丁 – 300g
- 洋蔥、紅蘿蔔 切小丁 – 150g
- 培根小丁 – 100g
- 紅酒、白酒 –各100c.c
- 番茄罐頭 – 500g
- 鹽巴 – 1T
- 胡椒 – 少許
- 月桂葉 – 1~2片
- 松子 – 70G (這個很貴,可有可無)
做法
- 取一個平底鍋,倒入橄欖油,放入牛尾將各面煎至金黃色後,放一旁備用。
- 取一個深燉鍋,倒入橄欖油,加入蔬菜料、培根,小火炒至金黃色,在加入牛尾,然後先倒入白酒,揮發後再倒入紅酒,待酒精揮發,加入番茄罐頭、鹽巴、胡椒、月桂葉、松子,加水蓋過肉,大火煮滾後,轉小火慢燉2小時。
- 時間拉非常長,因為牛尾富有非常多的膠質,我們需要慢慢燉讓它軟嫩才行。
- 時間到後,可以把肉夾起至盤中,淋上一點肉汁開始享用。
小補充:
剩下的肉汁,可以用DE CECCO 水管麵24來搭配食用,麵煮12分鐘,然後倒入平底鍋,加入兩匙肉汁,開火收汁至自己喜歡的程度,就可以盛盤享用拉!!!!記得要配上軟嫩的牛尾肉。


謝謝各位觀看本次的食譜分享,希望您能下面幫我留言和點讚,給我繼續努力的動力。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告訴我。

Vetina
says:謝謝分享,吃過solo pasta的羅馬牛尾義大利麵,好吃😋
chiudavi
says:謝謝留言唷!!! 哈哈哈 很高興你來吃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