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麗菜的正式名稱為「甘藍」,據說因為從前日本人為了鼓勵大家食用這種深具營養價值的蔬菜,因而廣為宣傳其營養價值好比高麗人參一般,久而久之大家便習慣稱之高麗菜。
內容目錄
高麗菜品種分
品種:初秋、秋冬、尖頭
生長條件:1950年代由日本引進台灣,是目前栽種數量最多的品種,市占率達70%,性喜涼冷,最佳生長溫度為16~22℃。秋冬平地生長期約90天,夏季高冷地生長期65~75天。
特性:葉脈紋路細淺,由於溫度影響花芽分化的關係,夏季高冷地生產的初秋外觀會呈現尖頭狀,平地初秋外觀則為較扁的平頭狀。
口感:滋味甜脆、中肋細小,清炒、生食、涼拌醃漬、製作菜卷等都很適合。
品種:228
產季:常見於夏季平地產區。
生長條件:耐熱、耐病蟲害、生長期短,約65天即可採收。
特性:俗稱「金葉仔」,外型扁平,葉緣易黑。
口感:風味略遜,纖維較粗,適合燜煮、涼拌醃漬等。
品種:雪翠
產季:秋冬平地盛產,夏季多分布高冷地區。
生長條件:生長期70∼80天。
特性:外型尖挺圓滿,色澤翠亮,葉脈紋路凸出明顯。
口感:清脆爽口,纖維細緻,適合生食、大火快炒。
品種:台中1號
產季:常見於夏季南部產區。
生長條件:耐熱,生長期約70天。
特性:外型扁平,外葉有白色臘粉,色澤鮮亮。
口感:味道香甜,纖維較嫩,適合清炒、製作菜卷。
品種:台中2號
最新育成的品種。耐熱性佳,夏季可在平地種植,生產期短,且具葉球色澤亮麗、球體蓬鬆、口感鮮甜、纖維較少等特色
自製黃金泡菜
食材
- 高麗菜–1顆 切適口大小洗乾淨瀝乾
- 冷水–米杯半杯
- 鹽巴–2大匙
- 食材一
- 紅蘿蔔–大根 半根 切絲
- 蘋果–1顆 切塊
- 蒜頭–8顆 拍碎
- 辣椒–2條 切小段
- 食材二
- 豆腐乳– 5塊
- 白芝麻醬–5大匙
- 糖–80g
- 糯米醋–130c.c
作法
- 取一個大塑膠袋,放入高麗菜、鹽巴、冷水轉緊後輕輕搖晃,靜置半小時後再輕輕搖晃,以此類推3小時後取出,用開水沖洗後放置瀝乾。
- 把食材一和二放入果汁機打均勻,之後把瀝乾高麗菜用手擠乾,放入一個大盆中,也把醬汁加入混均勻。
- 放置乾淨的容器或是塑膠袋中,隔一夜就可以好好享用囉。
高麗菜炒冬粉
食材
- 冬粉– 1球 泡冷水5分 用剪刀稍微剪一下
- 高麗菜– 半斤 切絲
- 豬絞肉– 50g
- 黑木耳– 20g
- 紅蘿蔔– 20g
- 蒜頭– 2辮 切碎
- 蔥– 少許 切段
- 調味料
- 醬油– 1大匙
- 白胡椒粉– 適量
- 糖– 1小匙
- 香油– 2小匙
作法
- 取鍋,熱鍋,加入少許油,下豬絞肉炒開後撥至一旁,加入蒜碎稍微炒過再加入紅蘿蔔絲、高麗菜、黑木耳絲,之後再加入調味料,香氣出來後加水約300c.c煮滾後放入冬粉,蓋上鍋蓋悶2分鐘。
- 最後加入蔥段+香油,再蓋上鍋蓋悶個約1分鐘,等待冬粉稍吸收湯汁後完成。
古早味高麗菜肉絲鹹粥
食材
- 高麗菜–15og 切絲
- 紅蘿蔔–1/3根 切絲
- 乾香菇–6朵 泡水切絲
- 蝦米–10g
- 豬五花肉絲–100g
- 肉絲醃料
- 醬油、米酒–1大匙
- 香油–2小匙
- 白胡椒、太白粉–適量
- 白米– 1杯
- 水–7杯
- 油蔥酥、鹽巴、胡椒–適量
- 芹菜– 少許 切小丁 最後撒上
做法
- 取平底鍋,熱鍋後將乾香菇絲和蝦米放入並炒出香氣,加入醃過的肉絲炒出油脂與肉香。
- 再照順序加入高麗菜、紅蘿蔔、白米、油蔥酥、水開大火煮滾,煮滾後轉中小火蓋上鍋蓋悶煮約15分鐘。
- 再用鹽巴、胡椒、芹菜丁適量調味,即可香噴噴上桌。
酸甜台式泡菜
食材
- 高麗菜– 中型 1顆
- 紅蘿蔔– 小條 1條
- 鹽巴 –2大匙
- 醬汁
- 白開水– 100c.c
- 萬能醋(酸甜醋)– 4大匙
- 白醋– 2大匙
- 白砂糖– 3大匙
- 酸梅– 4顆
作法
- 高麗菜不洗直接用手撥片狀,紅蘿蔔削皮切半圓薄片,均勻的加入鹽巴,拌勻 醃製約30分鐘軟化去青,過程中要略為翻動幾回。
- 調配醃汁,取一個大碗倒入白開水,加入白糖攪拌融化,加入其餘調味料即可。沒有萬用醋可用白醋替代 調味比例 白醋:白糖 1:1
- 高麗菜時間到後,倒掉出水的鹽水,用開水過洗2遍,瀝乾開水加入醃汁拌勻。
- 之後放入容器封好,隔一夜食用。
麻油高麗菜
食材
- 高麗菜–半顆
- 麻油–3大匙
- 老薑–適量
- 米酒–2杯
- 枸杞–適量
- 鹽巴–1大匙
作法
- 麻油爆薑片,倒入高麗菜 枸杞 米酒拌炒蓋鍋蓋燜煮3分,加鹽調味即完成。

謝謝大家觀看,我個人非常愛吃高麗菜,因此分享了五種我常吃的配方給大家嘗試,希望大家會喜歡並且嘗試唷。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下方留言給我唷。